鹤鸣山简介

Introduction to Heming Mountain 大邑鹤鸣山,一作鹄鸣山。汉属益州郡江原县地,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西北二十五里的鹤鸣乡境内。属邛崃山脉,海拔一千多米,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。因山形似鹤、山藏石鹤、山栖仙鹤而得名。上应氏宿,有大洞二十四,应二十四气;小洞七十二,应七十二候:有天谷洞(大、小炼丹池)、访仙岩、龙津、仙泉诸胜,是太上老君降临、张道陵天师受道、创立道教的发源地。这可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得到印证。
第一、历史文献记载。张道陵天师于东汉顺帝汉安年间(一二六至一四四)在大邑鹤鸣山建立中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之道(民间称五斗米道,尊称天师道)的记载,首见于晋陈寿《三国志》。其后常璩《华阳国志》、范晔《后汉书》、魏收《魏书·释老志》和唐、宋、明、清以及当代国内外著名道学专家的著作,均指这里是中国道教发源地、著名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。第二、出土文物印证。大邑县城西出土的汉朝“平盖治都功印”、天谷洞出土的由张道陵天师题写的“正一盟威之道”石刻和大邑县董场镇出土的三国“西王母画像”砖均可证明这里是中国道教发源地。第三、道教领袖认可,如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大师、现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大师、张道陵天师六十五代孙、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大师;台湾天师府六十四代天师张源先大师,均一致认同这里是道教发源地。 (后有图文补充介绍)
鹤鸣山的最早建筑是上清宫,即天师祖庭,为汉安征士张道陵天师所建,迭经扩建增饰。到民国时期,拥有上清、天师、紫阳、迎仙、三官、文昌等上百间殿宇,兼有亭、台、楼、阁及其园林花木,蔚然壮观。历代著名诗人,如唐求、杜光庭、 陆游、文同、杨慎等均在此留有题咏。乾隆版《大邑县志》均记载清楚。上述建筑不幸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毁。自-九八七年开放至今,由群众集资修复了紫阳、斗姥二殿,新建了延祥观、灵祖楼及坤道院共五十余间。近年又由天邑集团董事长李耀亨先生捐资修建了天师殿,由香港飞雁洞佛道社捐资修建了三圣宫。先后接待了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印度尼西亚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俄罗斯、新加坡和台湾、香港等国内外各界人士以及全国各大名山道观道长数万人次
道源祖庭恢复已具规模,欢迎各界人士参访结缘,共襄盛举:让土生土长的道教传统文化重放异彩,为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作出应有贡献!
了解更多

杨明江简介

Introduction to YangMingjiang 杨明江,俗名应江,1943年5月18日生于四川省盐亭县。生时地动,故乳名动生。幼即聪颖,颇有善根。俗即慕道,后因缘俱足,1989年9月在蓬溪高峰山道观出家,礼全真龙门派青城丹台碧洞宗高道傅圆天为师,赐名明江,为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代玄裔弟子。1990年在青城山飞仙观道观修道,1991年主持崇州市上元宫,1993年9月受师嘱,任大邑县鹤鸣山道观住持,1995年于青城山天师洞玄都律坛受三坛大戒,道号“利民子”。 了解更多